Grow Together  成長園地

讓孩子讀會英文書不是夢

                                                                                                                    May 20, 2016

                                                                                    by Sunny Liu (P&S Learning, Managing Director)

教英文二十多年的生涯中看到不少父母花大錢送孩子去知名機構補習英文不幸的是仍有不少父母和孩子在多年的嘗試後還是失望了!我時常和其他師資夥伴一起討論這些我觀察到的現象。老實說,在台灣要學會英文,不是件難事;但談到『把英文學好、學紮實』,就真的要用心下功夫了。但是只要用對方法並秉持正確的態度,我相信還是可以讓孩子從容面對,並且還能從中得到陶冶孩子性情的附加效果喔!

 

 

自然發音的重要性 , 不幸的是仍有不少父母和孩子在多年的嘗試後還是失望

許多家長問:『學英文應該從哪裡開始?』英文以拼音為主,靠著拼音組成一個單字的基本聲音。因此,學會拼音及發音,可說是英文學習的啟蒙課程。每一個英文字母都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相對的聲音,對於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由於每時每刻都在使用這個發音規則,用久了『見到字就能發出正確聲音』這件事,就像呼吸一樣自然。但是,對於使用中文為母語的孩子,英文發音是不同於中文的陌生系統, 因此有些人主張利用「KK音標」學英文發音。儘管KK音標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但是何必再讓孩子多花時間學習一套與英語自然邏輯不相關的系統呢?有時候,KK音標反而讓孩子對英文發音的認知更加錯亂。

 

雖然台灣目前還有一些學校在強調 KK音標,但我仍建議家長對英文啟蒙時期的幼兒,藉著教英文字母時以「見字發音」的方式讓孩子們將字母和聲音同時一起記住會更有效。因為英文可以由字形判斷字音,所以在學習字母時,訓練孩子要像敲鋼琴鍵盤一樣 ─   如媽媽喊 C 讓孩子找字母, 當孩子手摸到 C 的字母時就教他口中要發出 kkk的聲音。所以當孩子把 26 個字母學會時也自然而然的同時把基礎的母音 ( a, e, i, o, u )70% 的子音發音也學會了。往後要進階學習更複雜的自然發音規則時,就更好上手了。

 

靠朗讀來熟練自然發音 , 不幸的是仍有不少父母和孩子在多年的嘗試後還

 

最初開始創辦「英文讀書會」時,當我要求五、六歲的學生朗讀繪本故事書時常常遭到質疑,有些家長認為我們的要求太高、擔心他們的孩子無法做到。其實在一開始讓孩子接觸英文時就應該讓孩子理解一件事 - 書中那一行行的英文字其實就是一個個英文字母排列出來的。我們讓孩子知道如果有耐心地去觀察分解這些字的組成,把它們當成破解密碼一樣來研究,就可以很神奇的發出這些字的聲音!當然,在此階段我們不能期待每個孩子都能流暢且字正腔圓的朗讀文字,但這個啟蒙的動作一定要在學習的最初期開始,儘管孩子唸得不完美,有些孩子甚至會感到挫折而吵著不想繼續唸書,父母們還是得堅持陪伴他們在平日定時定量地繼續練習。

 

根據我的經驗,越早開始理解這個邏輯並搭配每日 10 ~ 15分鐘大聲朗讀的孩子,在未來背誦單字的能力和記憶單字的速度就越強越快!母音的自然發音規則非常複雜多變,即使是成人聽懂了都未必能活用。所以從小藉由大量的「見字發音」朗讀才能紮實的將這一套 把字形轉為聲音 的自然發音規則熟記於心,並能靈活運用、終身受益。

 

這裡有一個小秘訣:為了要讓孩子不迷失在字裡行間並提升專注力,在孩子朗讀時一定要要求他們 以手指字 見字發音,做到眼睛、嘴巴和腦子同步運作,同時朗讀的聲音要大到讓旁邊的人也能清楚地聽到。不知是否是 3C 時代的後遺症, 包括我自己的孩子也是這樣 ─  我發現近年來有『閱讀障礙』的孩子越來越多了,很多孩子即使眼睛看過去了但其實並不能同步理解文字中的意思,若要求他們大聲的唸一遍再去想,有部分的孩子就能自己理解了。這個妙方其實對各種語言都適用,同時大聲朗讀還可以讓孩子學習用聲音辨識情緒及練習用聲音表達情緒、培養台風等多種好處。每年我都見證好幾位我們的學生在學校的英文演講或英文話劇表演上表現優異,我想這部分可歸功於他們從小就練就了「見字發音」的功夫,並且不畏懼在別人面前「大聲朗讀」吧!

要將英文視為一種運動而非科目,才能將英文累積成隨手可用的實力   其實家長們早早讓孩子學英文的目的,無非是希望將來英文能成為他們的一種能力,不論是在未來的生活或工作上都能因為具備了優越的英文條件而受惠。但是在學習過程中有些家長會不自覺地開始慢慢失焦 開始重視考試的成績而忽略孩子英文能力均衡地發展和正確學習習慣的養成。這種現象在小六升國中這個階段尤其明顯,看到過往曾擁有優越的英文實力和學習胃口的孩子因為升國中後不敵「升學壓力」的迷思所以轉而投入填鴨式學習模式而斷送了對英文學習的熱情,甚至英文成績還開始下滑。每每看到這些案例,總是很為這些孩子惋惜!

 

另外,我想在此點出一個家長們常忽略的盲點:補習是一種「毒藥」 ─   孩子一但習慣補習班的模式機械化地依照既定的計劃念書、準備考試,表面上我們看到了比較好的成績、父母花錢買到了安心;其實往深層看,這些孩子失去了更珍貴的東西 讓他們學習自己安排生活及學習計畫的機會! 久而久之,這些孩子越來越被動,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又不該做什麼?也越來越不知自己為何而活?從此,在學習上更加依賴補習班,這些進入生中高軌道學習曲線的孩子,從進入國中一直到高中這六年間都過著機械化的被動日子 白天上學、放學和假日都去補習。這種機械化的生活模式也會逐漸影響孩子的性格和學習態度,孩子們最後會變得雖然成績還不錯,但是都不會自己思考問題,碰到較活化的主題需要討論、整合就無法施展。所以,在這種模式中生活的孩子還指望他們要「自動自發」的把英文學好實在很難。建議家長們應視情況需要才安排補習,並且要讓孩子知道這只是短期的輔助。引導孩子靠自己的力量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並善用學校提供的資源才是健康的方法。

 

回到學英文的主題上,其實不管孩子現在處於甚麼年紀,想讓孩子把英文學好實在不需要花太多時間上課,反而應該多花時間在每日的生活中養成與英文相處的規律習慣,『把練習英文想成健身運動一樣』,要平日不間斷的持續執行才會有效。我統計過在我們班級上課的孩子每周只上課一次、每次只上 1.5 小時,但是每天學生都被要求要花至少 15 ~ 20 分鐘的時間讓孩子朗讀讀本、依發音規則熟記單字、每天練習寫一個句子。這樣一周平均花在英文上的時間大約是4小時。當把英文變成一種活動,讓英文被鑲嵌在孩子的生活中,每日規律地被重複操作著。絕大部分我教過,有確實執行這項要求的學生,總是能從容應付學校考試,在考前只花較少時間複習,就能有很好的成績表現。更重要的是我發現孩子們會在課堂中主動的要求更難的挑戰,他們都在不知不覺中兼顧聽、說、讀、寫各項能力,很踏實地超前進度的學習英文。

 

相較於其他的語言機構一個星期上 2 ~ 3  次課,每次 1.5 小時, 平均一周上課就花了 3 ~ 4.5小時還加上每次上課都有作業要完成加寫作業時間一周花費時間約 6 ~ 7 小時在英文上。儘管有些學生程度還不錯,但普遍都有單字不夠熟練、文法不夠穩定、閱讀理解不構深入等能力分布不平均的現象。所以我發現平日規律定時定量複習預習的功效,遠遠大過上課的時數,因為語言就是一種運動!如果不把它拿來使用,而只是當學科一樣死讀硬記,是無法把英文轉化成隨時可取用的實力的。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步調,不著急、不比較、不只看成績         ,

每個孩子的天分各有不同,隨著二十多年教學的歲月累積,我紀錄下一些有趣的觀察:音感好、聽力記憶力強的孩子,在學自然發音時進步的特別的快、邏輯思考力強的孩子在學文法時學得特別好、學習速度慢的孩子穩定性卻比學得快忘的也快的孩子高 。所以通常我評估孩子英文是否有進步,是拿孩子現在的狀態和他的原始狀態來比較,而不是拿他來和別的孩子比。因此,我的考試不打分數,只是註明那些地方進步了或退步了讓孩子知道自己現在的狀態。

 

我常常會看到很多家長總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成績,每次考卷一發就會聽到有家長開始數落孩子:「你看, 人家David都考100分你才考 80」。同樣身為母親我當然理解「望子成龍」的心情,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越來越是體會到:孩子與生俱來的特質,使得他們在學習路上有些項目執行起來得心應手,有些科目則需花比別人還長的時間去吸收、消化。所以,我們應該看重的是孩子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如果在這方面做得不好,所以成績不理想,我會說:「你看,人家David這次考了100分, 你要不要去請教一下 David 他平時是如何準備的? 跟他學習一下。」如果孩子態度滿分、方法正確,但成績仍還不是很理想時,我會給他一個獎勵,肯定他的努力並告訴他「水滿則盈」的道理,要他繼續保持下去,我會陪他一起等待好的結果發生。

 

根據我的觀察,重視學習態度勝過成績、懂得教導孩子尋找解決方法突破困境的家長所養育的孩子,在學習表現上總是能撐到最後走到終點。相反的,看重成績但忽略學習態度養成的家長所養育的孩子,小的時候畏於父母的壓力拼命念書但很容易受挫而放棄,年紀稍長到了自我意識高漲的時期父母根本無法駕馭這些孩子,最後只好推給補習班處理又回到我先前所提到的惡性循環中。所以,在陪伴孩子學習英文的路上奉勸家長們用「輕鬆心」讓孩子發展、用「耐心」等待孩子開花結果;但是,請用「鋼鐵心」堅定持續的執行學習平日學習英文的規律。

 


從芬蘭看親子教育 - Part 2

                                                                                                                     May 3, 2016

                                                                                      by Polly Liu (P&S Learning, Managing Director)

努力讓孩子快樂的國家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最新報告,荷蘭兒童是全世界最快樂的兒童。雖然荷蘭在物質享受、健康與安全、教育、行為與風險、居住環境等五個項目都不是第一名,卻是唯一在每個項目都名列前五名的國家。荷蘭孩子的幸福從誕生的那一刻就被政府、社會及父母小心翼翼地呵護著。荷蘭對產婦的基本保險規格居全歐洲之冠。一位剛生產的媽媽會得到最少二十四小時(3 個工作天)、最多八十個小時(十個工作天)的免費生產後居家照料與協助;如果是剖腹產,則會得到更長時間產後照料。對沒有坐月子習慣的歐美世界來說,荷蘭的產後照料保險是個天堂。

產後照料不只是照顧母親及嬰兒的健康而已,居家照料護理師每日會安排時間到府,不僅提供清掃、洗衣與做飯的家戶協助,還扮演了教育新手父母的重要責任,如教

育新手父母如何包尿布、餵母奶或沖泡配方奶、如何幫小寶寶洗澡與寶寶睡眠安全須知等。他們就像父母親的育兒教練一樣,鉅細靡遺地幫助剛成為父母的人,趕快上路,成為孩子的守護者。大部分的荷蘭爸媽,都迫不及待想跟孩子開啟家庭生活新篇章,想在寶寶成長的每分每秒中填進幸福。他們應該很難瞭解台灣父母為了賺錢而將孩子交给別人照顧的情形吧!

父母的陪伴就是愛

與台灣的孩子相比,荷蘭兒童日子過得比臺灣兒童快樂得多。當臺灣小孩三~五歲就被送進幼稚園,從一大早到幼稚園,有的孩子甚至待到晚上七、八點父母才能接回家。荷蘭十來歲的小孩還天天回家吃午餐;當臺灣父母誇耀自家五歲小孩可以倒背九九乘法,荷蘭父母會驕傲地把他們七歲小孩畫的「看不懂即興畫作」貼滿客廳;當臺灣父母含辛茹苦不辭風雨接送小孩上心算鋼琴芭蕾繪圖補習英語數學理化,荷蘭父母會帶著小孩騎腳踏車漫步樹林原野。台灣孩子的餐桌上,父母常常缺席;荷蘭孩子的父母卻寧願請假回家陪孩子吃晚飯。

 

童年在荷蘭被視為人生中最關鍵的時期,荷蘭政府在公私領域立法保障兒童的權益,由此可見兒童在荷蘭社會中地位之重要。荷蘭人相信父母表現愛意最重要就是找出時間陪伴孩子成長,這也是為何雖然荷蘭政府努力解決兒童托育機構短缺問題、提供津貼補助托育費用,百分之六十八的荷蘭母親仍然選擇兼職工作,就算是全職工作,也常只有四天到辦公室上班,一天在家工作。連父親也時常在有小孩後選擇少工作一天,因此就算父母都要上班,孩子一個禮拜還是有兩個整天可以與父親或母親一起度過。這天通常就被稱為Papadag(爸爸日)或Mamadag(媽媽日),讓爸媽輪流帶著孩子去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又可以躲避假日的人潮。荷蘭整個國家都致力於教會孩子信任與愛。

教養的目的在培養孩子自信自立

雖然荷蘭父母照顧孩子不假手他人,花費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心血不可數計,荷蘭卻很少有靠著爸媽吃穿的「啃老族」或不肯長大的「媽寶」。關鍵或許在於他們的教養方式極端地強調自由、強調個人體驗,爸媽雖然是孩子安全的港灣,廣闊的世界才是他們的舞臺。當一個孩子在遊樂場跌倒了,荷蘭爸媽不會急著抱他起來,天冷了不會追在孩子身後為他穿衣。他們的邏輯是小孩子不需要「聽話」,父母的責任是提供充滿愛意的環境讓孩子自由成長,而非透過規訓與懲罰來要求孩子「聽話」。相反地,孩子必須在與社會同儕的互動中,學會分辨是非,尋找自己可以認同的價值。

為了確保兒童的純真快樂,體罰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中,都是件荷蘭社會完全不不能接受的事情。老師也不會介入學生之間的爭執,決定誰該被處罰、誰是受害的一方,而是鼓勵引導學生自己尋求解決之道。雖然有些人批評荷蘭人對「自由」過度推崇,有時顯得太過自我;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荷蘭人勇於挑戰權威、對非黑即白的絕對是非懷抱質疑之心,也要歸功於這種教育方式,讓他們保持了獨立思考與極具彈性的思維能力。或許因為如此,面對社會上重大的爭議與危機時,荷蘭人可以迅速脫離「誰對誰錯」互相指責的階段,直接面對問題的核心,找出解決之道。

望子不成龍

有這樣一個案例。荷蘭一個讀高等職業學校系統的電腦工程師,因為他在學校表現優越,老師問他要不要做碩士研究計畫。他的父母覺得這個工程師的個性太孩子氣,做這樣的工作太費心力,勸他拒絕。相較於臺灣父母望子成龍、學歷愈高愈好的思考方式,荷蘭這種價值觀:強調個人意願與性格的職涯發展觀念,認為職業實無貴賤之分,實在有值得我們借鏡的地方。

我們不禁問『荷蘭父母的角色到底是什麼?』拿這個問題去問荷蘭人,荷蘭人很多人會這麼回答:「照顧陪伴兒女,讓他們健康快樂地長大。」荷蘭人的父母角色定位與中國人的「養兒防老」觀念,實在大相逕庭。

國家社會幫我養孩子

這套教養觀背後,蘊含了一個與東方截然不同的文化思維,亦即是孩子只是「暫時地」隸屬於家庭、由父母照管,等到他長大成人,他就會離開原生家庭,成為社會的一分子。因此家庭只是未來社會人的代管單位,在某個意義上,父母照顧子女也被視為社會義務的一部分,政府因此有必要給與協助。荷蘭政府發放生育津貼的歷史遠及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除了直接的津貼協助,荷蘭基礎教育也是全面免費(僅需付少許學雜費),為了讓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同等品質的教育機會,每個學校的品質和資源都被監控在相似的範圍;所以學童不必為了上好學校通勤,只要在自家附近的學校上課即可。所有小學也都使用同樣的系統:小一、小二這段期間內沒有學科教學,僅著重於一般性發展,以遊戲方式帶入教學。小三時,有些發展比較慢,或還沒有辦法適應正式課堂生活的孩子,會被建議或自行選擇留級一年,這在荷蘭被視為非常尋常的事情,完全沒有必要覺得羞恥。之後若有明顯落後的情況,學校必須主動提供協助,比如說額外的一對一教學,若仍不見改善,則可留級一年,或轉至提供特殊協助的學校。

荷蘭強調遊戲與實做的幼兒教育,為荷蘭的幼童心靈提供極為豐富的養料。高品質的基礎教育為孩子奠定穩固的知識基礎,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與自我價值感,而不盲目追求高學歷的教育體系,致力於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讓他們不至於在勉強自己的過程中深受挫敗感折磨,進而在社會中發揮自我特色及所長,成就自己同時也貢獻社會。這正是荷蘭國家競爭力的核心能量。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132014 ”全球國家競爭力評估報告 ,芬蘭高居全球第三位,遠超過德國(第四)、美國(第五)、日本(第九)及英國(第十)。報告中指出芬蘭有全球最高的公民水準及道德標準,不但是全世界受教育比例最高的國家,同時也是工作效率、生產率發明創新能力最強的國家。

                                                                                                                                              ~ Part 2結束~